科普之窗
當前位置: 首頁 > 科普 > 科普之窗
我國已經(jīng)成功掌握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技術
發(fā)布時間:2021-03-09 來源:鄂州市科學技術協(xié)會

“‘首次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’是嫦娥五號的‘四大關鍵技術’之一,由中國航天科工二院所屬25所自主研制的微波雷達,在月球軌道交會對接階段發(fā)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。”全國兩會期間,全國人大代表、中國航天科工二院黨委書記馬杰表示,我國已成功掌握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技術。

微波雷達是月球軌道交會對接遠距離測量的唯一手段,由雷達主機和應答機組成,分別安裝在嫦娥五號探測器的軌道器和上升器上。當軌道器、上升器相距約100km時,微波雷達開始工作,不斷為導航控制分系統(tǒng)提供兩航天器之間的相對運動參數(shù),并進行雙向空空通信,兩航天器根據(jù)雷達提供信號調(diào)整飛行姿態(tài),直至軌道器上的對接機構捕獲、鎖定上升器,成功完成交會對接。

在此過程中,微波雷達是“千里眼”,也是“順風耳”,既提供超高精度多維測量信息,又可實現(xiàn)兩個航天器之間的雙向通信,使交會對接更精準、更可靠,確保一次成功、萬無一失。

“此前的載人航天工程任務中,我國航天器在近地軌道進行過多次交會對接,都應用了中國航天科工二院微波雷達,五戰(zhàn)五捷的表現(xiàn)足以證明,我國已成功掌握交會對接技術。”馬杰說。

與以往不同的是,這次是在距離38萬公里之外的月球軌道,測控環(huán)境更復雜,難度更大。為應對此次艱巨任務,微波雷達完成了多項技術創(chuàng)新,攻克了測量通信一體化、相位干涉儀近距離測角、大寬角度高精度測量等關鍵技術,整體技術水平達到國際領先。中國航天科工二院25所交會對接微波雷達以“首先捕獲、穩(wěn)定跟蹤、精確測量、可靠通信”的完美表現(xiàn),見證了嫦娥五號的“太空牽手”之旅。

馬杰介紹,以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為起點,我國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測工程將接續(xù)實施。圍繞月球探測主題,中國航天已規(guī)劃確定了包括四次任務的探月工程四期。第一次任務是嫦娥四號月球背面著陸巡視探測,第二次任務是嫦娥六號,將進一步優(yōu)化論證工程目標和科學目標。規(guī)劃當中還有嫦娥七號和八號任務。中國航天科工二院自主研發(fā)的空間產(chǎn)品將繼續(xù)發(fā)揮作用,并積極爭取新的應用領域。(來源:光明網(wǎng)  作者:宋雅娟)

科普鄂州
科普湖北
科普中國
返回頂部